商標鑑價/估價學問大 一案要價20-30萬 低估糾紛多

2003/04/19 16:57  記者林淑玲/台北報導

 

相信您看過日本節目「開運鑑定團」吧!「Open the price!」每一樣物品鑑定價格揭曉時,總帶給節目一次次的高潮,有人喜出望外,也有人滿臉失望。如果將此反應至商標鑑價,實況也是如此。根據中華民國資產評估協會統計,評估一個商標價格通常需時1個月,收費20-30萬元左右,可是多數委託人均不滿商標價值被低估,因而時常發生糾紛。

 

在「開運鑑定團」節目中,負責鑑價的專家們多半上前看看就決定價格,但現實中的價格評估,可沒這麼簡單,一個商標價格通常耗時1個月結果才會出爐,而且還得視該公司的財物透明度而定,越不透明、不公開者,評估難度相對較高。

 

那麼,商標的價格到底是如何評估出來的呢?依據美國鑑價師協會及企業鑑價師協會規定,對商標鑑價通常都採3方面資料來評估商標的價值,包括企業過去前5年的市場佔有率和價格;目前的佔有率和價格;未來3年的市場佔有率預測。

 

中華民國資產評估協會秘書長林利州與國內第一家商標鑑價公司—泛美鑑價公司總經理蔡建信均指出,國內商標評估方式也差不多,另外還包含品牌累積效果、產品替代性、公司營業額、市場口碑、產業動態、商標超額利潤等,當然當時經濟情況如何也會影響商標價值。

 

不過,這樣的評鑑方式僅適用於上市上櫃公司或財務公開透明公司,像京兆尹這類的企業就無法適用,因為他的財務狀況完全不公開,外界根本無從取得資料。林利州說,像這類企業的商標鑑價就必須採用收益還原法,也就是透過稅務機關協助,由繳納的營所稅反推回去。

 

然而,這種方法由於所得資料有限,難免會出現商標價格高估情形,例如黑面蔡,經過收益還原法評估後,決定拍賣底價為1.2億元,但實際成交金額卻僅為3000萬,兩者落差如此大就因為評估過程不夠精準。

 

林利州指出,以京兆尹來說,如果處方並未隨同拍賣移轉,商標價值恐怕會降低。

 

正因為商標價格鑑定涉及不同產業背景,為確保商標價值不致被低估或高估,蔡建信表示,他們會依照不同案子聘請熟悉該產業與市場的人為顧問。然而儘管如此,糾紛卻依然經常發生,很多委託人都不滿意商標價值被低估。

 

碰到這種情形,蔡建信說,他們會先與客戶溝通,說明評估過程,如果真的是因為不瞭解該產業而發生低估,他們通常願意進行修正;但若不是,基於維護商譽,他們會有所堅持。

 

林利州也指出,不少經營困難企業主仍然無法認清公司品牌不如從前的事實,因此協會很多會員公司都曾遇到類似糾紛,如果溝通後能獲對方認同,那是最好結局,但通常委託人會再找另一家公司鑑價。林利州說,正牌經營業者所採用的評估方式通常差不多,因此不同業者評估出來的價格縱有差異,也相去不遠。

 

為怕委託鑑價一方翻臉不認人,林利州表示,協會通常會要求對方先付10萬元基本費,事成後再依照鑑定價格千分比給予餘款,估算下來一個案子收費約20-30萬元左右。他自朝這是個利潤不高的苦行業,希望政府能扶植健全環境,讓商標鑑價更有公信力。

資料整理:亞洲無形資產鑑價有限公司 總經理 顏光儀

本公司為各級地方法院委任之鑑定人,專營無形資產鑑價與融資規劃

E-mail:asiacrown@gmail.com

連絡電話:07-338-0638,0980-161-86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亞洲無形資產鑑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